DSLR的應用Part 1 給REKI
感光度(ISO)ISO數值越高,吸收光的能力越強,越適合在黑暗的環境下進行拍攝。那麼甚麼時候應該用甚麼數值的ISO(感光度)呢? 其實在正常情況,ISO越高(感光能力越強),訊噪便越強,在相片比較暗的區域越是明顯
。
簡單一點說ISO數值越高,在黑暗的地方拍出來的照片就會比較明亮,但是ISO越高(感光能力越強),訊噪便越強拍出來的照片質數便會大大下降,那怎麼可以在黑暗的環境下不想把ISO數值調高該怎麼辦?
這時候就要黎用快門和光圈了(當然有時候還要用上閃光燈)
光圈(Aperture)
相信大家也知道鏡頭的樣子吧? 其實光圈便是隱藏在鏡頭裏的一扇窗,試想像陽光很猛,窗的大小便能控制多少光線進入屋內,而"光圈"就是同一道理,用來控制多少光線進入相機,照射到底片上。
光圈與景深的關係
景深(Depth of Field)
景深很淺而背景很清楚就是景深很深。而景深的深與淺與光圈的大小有直接的關係:
光圈越大,景深越淺 (能夠做到背景很矇)
PS:光圈數值越小景深越淺 比如說 F1.8 F2 F3.2
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能夠做到背景很清楚銳利)
PS:光圈數值越大 景深越深 比如說 F8 F11 F14
大家看看以下兩張圖:
F8
http://pic.yupoo.com/0oivano0/AJDC4GDG/medium.jpg
F1.8
http://pic.yupoo.com/0oivano0/AJDBzvs3/medium.jpg
甚麼時候用甚麼光圈/景深?
這個沒有一定,完全因應你的需要而定,但通常風景照會使用深景深(因為想整個風景變得清楚銳利),而人像照便會使用淺景深(因為想人物在相中變得突出),但再次提醒一下,風景照也可以用淺景深來創作,人像照也可以用深景深,所以用那一種景深完全根據要求而定。
快門速度 (Shutter speed)
快門速度就是打開"光圈"這一扇窗的時間,時間越長,能進入的光線越多;反之時間越短,能進入的光線越少。
控制快門的用處
1.快的快門一個很快的快門(如:1/4000秒)能夠"凝固"動態中的物件,使移動中的東西在一剎間停止移動,如比賽中的跑車,正在滴下的水滴等。
利用快的快門拍出硬幣掉落的一刻
http://pic.yupoo.com/0oivano0/AHxuPsVt/medium.jpg
2.慢的快門
一個很慢的快門(如:5秒)能夠記錄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就如流動中河流、繁忙的街道等。
利用慢的快門記錄了汽車移動的光線
http://pic.yupoo.com/0oivano0/AHjsnzHD/medium.jpg
慢快門和快快門要注意的地方
快速快門,因為打開的時間比較短,所以能吸收的光線會比正常的少,所以為了避免曝光不足,務必留意光圈足夠大,但因為光圈大的時候會影響景深,所以有時候我們需要用上比較高的ISO或直接用閃光燈來補光。
慢速快門,因為打開的時間比較久,基本上如果手持的話很大機會會出現手震的情況,所以慢快門普偏會跟三腳架一同使用。又因為慢快門吸收的光線會比正常的多,所以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會出現過曝的情況,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便應用小光圈、低ISO或利用減光片來減少光線的進入了。
認識安全快門 轉自: http://1photographytips.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7597.html
最近差不多所有數碼相機都聲稱有"防手震"功能的時候, 為什麼很多時候拍出的照片依舊是矇矓一片? 原來是因為大家不懂何為"安全快門"。
安全快門通常是指於某一快門速度之下,保證拍出來的照片不會因手震或其他外來因素的影響導致相片拍出來模糊一片。一般人舉起相機拍照的時候,通常都會有很輕微的震動,至於頻率的多少(hz)就因人而異了,可能由4hz-20hz也有。
試想想如果快門是1/1000的話,基本上手的震動頻率遠比快門慢得多,當快門由釋放到關上的千分之一秒,相對上手的震動是零的。
但如果在很暗的環境,或者光圈收到很小的情況下,快門便要慢得多。如1/2秒的話,那麼拍攝時手的震動便很容易在相片上看得出來了。
另外要留意的是,當鏡頭焦距越長(如300mm),安全快門便要提高。像桿杵原理的作用,一枝長焦距的鏡頭,會把手震的幅度加大數倍,所以長鏡頭多數要在足夠光線的環境下才能使用。
記著,想把相片拍得清楚可見,快門便不可以太慢,基本上大部份人用一般標準鏡頭(e.g. 18mm-70mm)少於1/4的快門時已經有手震的情況發生了。
若果環境許可的話,使用三腳架就能避免手震的情況了。
總結重點
ISO,光圈,快門速度,是互相影響的,簡單一點說:
充足的光源:
當利用大光圈的時候,因為大的光圈拍出來的照片會比較明亮,相對這個時候要把快門調高
PS:快門數值越高能進入的光線越少
逆光的時候:
1.如利用大光圈拍攝,可能要用上比較快的快門拍攝
2.如果要拍出絲絹流水如下圖,這時候要用上相當慢的快門,但是快門越慢相對進入的光線越多,在逆光 的時候一定會因為長時間曝光以引至過道曝光,這時候要用上小的光圈,因為光圈越小能進入的光線越少,但是有時候要得到某種效果的時候要用上長時間曝光如8秒,就算把光圈調到十分大都可能會曝光過道,注意我是指在逆光的時候,這時候要用上減光鏡(ND Filters)這個遲點在說
PS:當用上相當慢的快門的時候一定要用上三腳架
http://pic.yupoo.com/0oivano0/AJEBP5gf/medium.jpg
在晚上的時間:
可以用上大的光圈慢的快門和高ISO,但是要記得ISO越高訊噪便越強在相片比較暗的區域越是明顯,還有慢的快門一定要用上三腳架,這時候用閃光燈會比較好
[ 本帖最后由 0IVAN0 于 2010-12-30 22:13 编辑 ] 自動測光系統
http://www.fotobeginner.com/wp-content/uploads/2009/03/metering-300x199.jpg
DSLR的用家大多不使用全自動模式(Auto-mode),所以有需要手動調較相機內的測光系統,而現階段最普及的測光模式有三種 - 矩陣測光 (Multi-Segment / Patten)、中央重點測光 (Center-weighted)和點測光 (Spot),讓我們了解一下這幾種測光模式的分別和用法。
矩陣測光(Nikon)/權衡式測光(Canon) (Multi-Segment / Patten)http://www.fotobeginner.com/wp-content/uploads/2009/03/multi-segment-metering.gif
相機會估算所框取畫面中的光線分佈,然後依照人工智慧設定曝光組合,在這個模式通常會略去極光或極暗的區域(如太陽)以依其化區域作為曝光依據,讓畫面光線平均,現時的相機還會自動為極光的畫面作出曝光補償。通常拍攝一般風景或snap shots時這個模式最為安全。
中央重點測光/中央權衡測光 (Center-weighted)http://www.fotobeginner.com/wp-content/uploads/2009/03/center-weighted-metering.gif
相機會利用框取畫面中大部分區域的光量來測光,但會比較偏重框取畫面中間大約60%-80%的區域,這個模式在戶外人像拍攝或主體在畫面中間時多數能提供準確曝光。
點測光 (Spot)http://www.fotobeginner.com/wp-content/uploads/2009/03/spot-metering.gif
在點測光模式下,相機只會測量極小區域的光量(大約取景器中間1%-5%的區域),所以能很準確地測出主體的正確曝光量,而測光的區域會根據已選擇的對焦點來決定(需鏡頭支援,否則會利用中間的對焦點),這個模式多應用在嚴重背光、演唱會、日出日落、戶外人像拍攝或需要特出主體的環境。
怎麼知道正確的曝光?
可能大家都會問怎麼知道正確的曝光,D90的話,按Info就能看到,中間點就是適當的曝光 -就是曝光不足+就是曝光過道,把光圈,快門調到合適的曝光為止
PS: 如果是用 A/S/P-mode就不用看這個,因為測光都是 Auto的
http://pic.yupoo.com/0oivano0/AJETjnFt/iYiOK.jpg 点进来很惊喜的看到了woody
然后就懵了...
请教个问题 看到一些照片看起来只有某个人是静止的 其他路人和建筑有种抽离的感觉 那种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原帖由 katcu 于 2010-12-30 23:48 发表 http://www.mikachina.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点进来很惊喜的看到了woody
然后就懵了...
请教个问题 看到一些照片看起来只有某个人是静止的 其他路人和建筑有种抽离的感觉 那种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
黎用慢的快門 把對焦點放在静止的人
ps:其實不太明妳想做的效果...... 给REKI是亮点
请问他老人家在哪= =||
拍照,相机是业余的,专业不起来。哎 原帖由 yoyozyr 于 2010-12-31 10:37 发表 http://www.mikachina.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给REKI是亮点
请问他老人家在哪= =||
拍照,相机是业余的,专业不起来。哎
专业...現在好多人以為自己拍得好专业... 我拍的一點都不专业哦.. 一張好的相片不是這麼容易拍出來的 学习了~单反入门中。
页:
[1]